0首付见光死,是因为房价回暖,地产商又牛起来了?
2023-02-20 01:11:04   来源:牛牛说金融

0首付重现江湖,不过几天后就见光死了……

01


【资料图】

疫情三年,房价涨回来只用了一周。

1月房产数据公布后,类似的语调开始多了起来。70大中城市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增加,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转涨,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势趋弱,一线城市销售价格同比上涨。

乍一看,房价这是要涨啊。毫无意外,中介率先看到了希望。

不过,真的如此?

任何商品价格,筑顶的过程都一样。高位放量滞涨—缩量下跌—缩量反弹—放量下跌---一路阴跌。之后,底部企稳,开启下个周期。

那么,如今处于什么阶段?各位,心里都有杆秤。

今年一月二手房交易活跃,前面咱也阐述过原因。

首先,第一波二胎高峰入学(2016),这一年出生了1838万人。书包问题,会刺激学位房,老破小迎来利好。其次,金融信贷政策刺激。我们都看到了,从贷款年龄延缓到80,再到100都用不了1个月。最后,货币数据超预期,有钱人担心购买力被吞噬。

于此同时,今年开始幼儿园招生竞争激烈,医院产科多数陷入亏损。

房子这玩意,归根结底是让人住的。前面算过一笔账,2045年后人口每年负增长2000万。这是什么概念呢?一年,消失上海那个体量的规模。5年,一个亿,一个河南省的规模!

从长线来看,你觉得房价还会走牛?这需要,很大的勇气去说服自己,然后才去赌这个上涨!

02

银行想方设法的在刺激大家贷款,但是大多数人不为所动,主要表现为储蓄快速上涨。

如今的专家,在劝说大家消费。老百姓存了点钱,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、肉中刺。主要原因,还是货币数据公布后,都急眼了!

为什么?

这些新增的存款,就是未来的需求。因为,存钱都是要花的。当下,谁忽悠的更像回事,哪个行业率先受益!

这里,别动不动拿国际惯例说事。大家情况不同,参考人家不是刻舟求剑?只要没有后顾之忧,谁又不去消费?要知道,顾客可是上帝,花钱就是上帝附体。这感觉,谁不留恋?

只是,赚钱的时候,都是太奴才了……

两者相比,大家平衡了一下,选择憋一阵而已。如果后面赚钱不太难,大家还是喜欢当爷的。这里,最不确定的是预期。只要你坚定了这个,其他的都不是啥事。

这里给大家普及下货币知识,如今的M2增幅被很多人解读,一般都说的是大幅印钞。M2,你可以理解为投资,M1理解为需求。一旦,M2大幅增长,M1跟不上的时候,就是消费不足。同时,会造成过剩的局面。

你的消费,是别人的收入。所以,大家都存钱了,别人的收入下降。而投资在增长,会发生什么?

看到这,我的逻辑都清晰了。楼价只是下跌中的反弹,什么要走牛,吞噬购买力,这些玩意听听就好。

如今的储蓄增加,是09年后的一个修复。那个年代,专家发文担心,负债率过高。和现在完全相反……

0首付广告撤了,我相信只是暂时的。应该,还会有人去试探的。他的见光死,无非是做了天下先而已。

不过,这并不是什么新招式。

(本文完)

以下是股市分析,不喜欢的划开。

03

经历周四周五大跌后,全网当下全部进入悲观情绪。其实,大跌的时候,才是贪婪的开始。大家都看到了,储蓄是最大的驱动力,尤其对资本市场。

周末市场消息来看,还是比较热闹的。注册制全面开整、银行粗放经营模式大改;券商迎接定向降准利好,中证金调降转融券费率等等。另外,每天依然有5000个阳人,新冠并没有消失……

周五,外围是是下探为主。周一,如果有低开,是可以抢个反弹了。

技术上看,这波下探第一目标是年线。周五收盘,也就是3224点,距离年线还有20个点附近。这里,是有支撑的。所以,差价这里会有的,向上幅度3233附近承压。

但是,创业压力更大。他的形态最标准,先看前面箱体支撑。这里止步了,下面就是箱体下沿了。如果这里能止跌,后面还可以乐观一些。但从形态来看,很难!

下周整体来看,指数是做2下,中间的反弹会有。但是幅度,也仅限于差价就可以了。这波的向下,我预估是5结构的。剩下的,等破3188后再说。

周线形态,我看上影线阴。日线形态,可以是个下影线小阳。也就是说,前面看反弹,后面看下探。

股市观点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依据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!

标签: 都看到了 一线城市 销售价格

上一篇:
下一篇: